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文化 >职工作品 >

“践行十九大,书香伴我行”演讲比赛优胜奖——曹宁、林剑铭

来源:党建工作部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31日  浏览次数: 3623

打印

读《亮剑》有感

        大家好,我是来自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成本及采购部的曹宁,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亮剑》有感。
        首先,之所以有想要阅读《亮剑》这部小说的这个想法,是因为有《亮剑》这么一部电视剧吸引了我。剧中李云龙的那种家国情怀,那种面对国家危难,生死存亡之际所表现出来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我。由此,我萌生了想要一观原著的想法。果然不负所望,小说对人物的刻画极为深刻,更加的吸引人。
        近日,由于我局开展“践行十九大,书香伴我行”这个活动,我借着空余时间再次阅读了一遍这本书,却是有了一些更加深刻的体会。
        《亮剑》是退伍军人都梁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一群可歌可泣的英雄形像,展现了这些英雄的悲剧以及其中深刻的意义。他们具有强大的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也毅然“亮剑”。
        在作者的笔下,李云龙的形象更为深刻,特别是他在面对家与国之间的那种选择,为了广大人民,战友的生命,牺牲自己小家的那一幕确实震撼人心。我们从《亮剑》中的英雄人物身上可以找到这些英雄之间的共同点,那就是精神上的至高无上与不可战胜。他们在面对强大的外敌时表现出了万众一心,其利断金的伟大决心,还有可歌可泣的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这种勇往直前、慷慨无畏的亮剑精神,用李云龙的话描述,就是:“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坚忍不拔的亮剑精神,其动机、动力与目的,来自于“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大忠大义。民是国之本,为民即为国;“为人民服务”,是军队的宗旨,也是军人的天职;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个人生死荣辱是那样微不足道。
        在近日召开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我想,不论是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我们具有这种勇往直前、慷慨无畏的奋斗精神。这种亮剑精神。

终身学习勤求索  砥砺前行路无穷

        各位领导、同事们,早上好。大家好,我是来自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泉州分院的林剑铭,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终身学习勤求索,砥砺前行路无穷。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一环,就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习当前新形势下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针,与时俱进。今天,我想以分享读书心得的方式,和大家说说我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所得、所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杰作,也是体现中华文化的范本。书中的人文思想、人文情怀和人文理念,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当属书中体现出的丰富的中华文化人文思想。中华文化之所以为中华文化,就在于它以人文思想作为最主要的根基、最牢固的磐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对我们的工程建设工作、学术研究工作有不少的启发。
        第一,要培养 “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开篇之作就是讲责任担当,强调担当起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中华文化一直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群乃至对自然所负有的责任。正如孟子所说“以天下为己任”,“己任”就是责任。这时刻提醒着我们,丝毫不能懈怠、丝毫不能马虎,勤勉工作。
        第二,要学习“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中华文化坚持“中”“和”,“中”要求恰如其分,“和”要求平衡。孔子的论点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是说,君子以“和”为准则,在听取各种不同声音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和判断。不同于“争”,“和”是在相互影响中使事物得到发展。
        第三,要拥有“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习近平同志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应结合时代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中华文化告诉我们,做人和做学问这二者应当统一,而且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因而,“经世致用”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信念、理想所表现出的高尚品格。
        第四,要培养“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华文化人文思想的重要理念,也是习近平同志一直所倡导的。他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岩土工程的工作者,我们要意识到客观规律的存在,从而正确地认识、把握和处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今天我们推动发展,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一定要注意维护和涵养生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天和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努力,按照习总书记“温故知新”、“学新知新”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读书、常思考,学以致用,在创新发展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争取为中国梦、强军梦添砖加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