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文化 >职工作品 >

“我与冶金地质”——福建岁月地质情

来源:党建工作部 尚文娟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8日  浏览次数: 2190

打印

我与冶金地质

福建岁月地质情

夜幕下的“中国冶金地质”格外的耀眼,朱红的六个LED灯光字从地铁2号线师大董屿站C出口一出来便映入眼前。继续步行向前,穿过美丽的黄风车公园,迎面就是中国冶金地质大楼(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研发中心)。

在福州高新区海西科技园数座企业大楼璀璨的外墙灯光辉映下,“中国冶金地质”犹如舞台的C位,夺目而耀眼,引得无数福大、师大的学子跃跃欲试。驻足凝望时,它又犹如一个“家”,不知已勾起过多少冶金地质二局人的情愫与骄傲。

回望2012年4月25日,二局研发中心前楼在福州高新区举行吉庆封顶仪式;2014年2月28日,二局研发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2014年3月25日,第二地质勘查院主体从莆田迁入二局研发中心,自此二局本部及两大主业、下属公司合拢办公的工作顺利完成;2021年12月11日,福建冶地恒元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冶金地质二局在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司运行管控创新、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和经营模式创新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十年弹指一挥间,而过程的每一个节点几乎承载着冶金地质二局人近二十年的拼搏与奋斗。


初识——我与冶金地质结缘

还记得那个冬天、那场白雪、那美丽的南湖,那天在长白山宾馆的会议室里,我与冶金地质二局签下了招聘协议,第二年八月,我便兴高采烈按时报到。位于福州东街115号的老办公大楼,住宅和办公都在一栋楼里,据说曾经是东街最高的建筑,但是经过福州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这座大楼已经被簇拥在了楼宇之中,底下的小院儿只能停下几部车,当时给我这个外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哪像个单位啊”,一股“透心凉”直冲到脑门儿。后来,我才渐渐的明白,正因为是寸土寸金,空间狭小,锐意发展,才蓄积了二局人拼搏的力量。

在福州经过了短暂的停留后,我被安排到了二局中心实验室工作。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涵大街旁的第二地质勘查院有着相对整齐的办公场所,有两栋办公楼和两栋家属楼合围着的一个大院,前半部分做简易的篮球场,后半部分是小园林景观,地质人每天上下班都要穿过这长长的大院。回顾过去,这两块区域不知承载了多少冶金地质人的工作、文化、生活。

我的工作是在实验室做地质样品检测,从区域化探样品到岩石矿物化学分析样品;从称样、熔样再到测试样品、出检测报告,寒来暑往十二个春秋;从我进去时的工作量一批只有三五个样品到十几个样品再到几十个样品;从三天做一批样、出一份报告,再到后来的一天就要检测出几批样、出几份报告,而且每批样品至少五十个,甚至上百个。印象中最忙的那两年像加工间、马弗炉、通风橱这样的区域、设备几乎是二十四小时没有空闲过,原子吸收、ICP等仪器用的气瓶一两天就要换一次,也正是这样,实验室的年产值从几万做到了几十万再到几百万。与此同时,地质主业那边,从2002年首入西藏矿区,到2012年青藏高原地质专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第二地勘院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有史以来第一次站到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再到后来西藏工作全面展开,从三四个冶金地质人迷茫的行走在青藏高原的旷野上,到百台钻机齐作业的热闹场面……这一路,我见证了。

那时候,年初和年尾的院子里总是热闹的,能看到同事们来去匆匆的身影,能听到各种谈论项目的声音,每当夜幕归于静寂的时候,能看到总有几间办公室的灯是亮着的;那时候,每年的三月是固定要开职代会的,职代会一开完,地质人就要开始出征了,省内、新疆、西藏,开始为各自的项目奔忙,直到秋天后开始陆续的收队回来,一年就这样过去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们刚刚经历过了地质的寒冬,在省内突破无望的情况下,西藏就是他们春天里的希望,为了使命、为了职责、为了冶金地质的招牌,在从东向西的日子里,无论坎坷、迷茫、疲惫还是疾病,不曾听说有谁退缩过,就这样慢慢的,我与冶金地质的缘越结越深。


融入——我讲冶金地质人的故事

努力拼搏、爱岗敬业的人总能给人以感动。这些年来,伴随着冶金地质二局的经济发展,我身边的同事——冶金地质人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他们的身上有太多太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去讲述,只可惜我的文笔太过拙劣,无法将他们那种默默而无私的奉献精神淋漓尽致的加以表达。如果魏巍老先生还在世的话,如果他能来到冶金地质人的身边感受地质人的工作与生活,那他也一定会说,冶金地质人也是最可爱的人。

2015年,我有幸随《中国矿业报》的两位记者去我们的西藏矿区进行深入采访,尽管我们都知道西藏氧气稀薄的威力,已提前做好了思想和身体准备,但到了那儿还是“败了”。彻夜无法安眠、浑身酸痛坐立不安、行走在矿区的平路上犹如脚底灌铅,而这些却是我们进藏地质技术员们的家常便饭,他们早已习以为常。记得第一个中午与他们一起在食堂共进午餐的时候,我只吃了一块羊肉和半碗面条,其余的思绪都被他们民工般的形象给牵引了,黝黑的皮肤还布着些许皲裂,三十多岁正当年的头发里已有银丝掺杂,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是他们的亲人我一定会落下心疼的眼泪,可是他们并没有像我一样去在意这些表面的东西,几天相处下来,他们一心专注于工作的精神倒是让我反窥自心。后来,我讲了他们当中一些人的故事,讲了西藏分院支部的故事,讲他们是如何做到“缺氧不缺精神”的。同时还有讲到,即便没有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中工作,我们的冶金地质技术员也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地质工作做到极致,像闪亮光洁的“石头与馒头”。

冶金地质人的故事太值得我们多讲讲了,今年是冶金地质总局建局70周年,也是冶金地质人风风雨雨走过的70年,在我有幸与之同行的近十八个年头里,看见了冶金地质二局人为总局的发展历程贡献过的无数精彩瞬间,如果能拾珠成串,如果能有更多的讲述人,那冶金地质人的故事还将更加精彩。


展望——我与冶金地质共成长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是党中央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向全党发出的号召。

冶金地质作为新中国成长的见证人,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的群体,曾经的苦难辉煌会载入到冶金地质的史册。今天,冶金地质正担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聚焦主业、持续发力,全面做好“六个聚焦、六个持续”,实现总局“223366”总体发展思路、打造“双一流”的战略目标,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冶金地质二局人正以实际的行动积极投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公司制改革,推进业务转型和经营模式创新,形成以地质勘查为基础,各产业单元协同发展,共同向新业务领域拓展的新格局,更好打造区域市场竞争主体,立足福建,积极融入长三角和粤港澳区域发展,着力打造总局东南战略支点和区域中心,努力在区域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头作用。

而我将继续与冶金地质同行,与冶金地质二局共成长,在本职岗位上担当作为,尽职尽责。同时,也将立足本职岗位融入更多的思考,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专职的党务干部,已经不再从事技术工作,虽然过去干技术工作的底子可给到我许多做事情的逻辑经验,但是党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党务工作的专业性更加考验着我,前路漫漫,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来路纵然更加艰险,但我及冶金地质二局人都做好了乘风破浪的准备,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冶金地质二局人能以奋斗的姿态度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在未来的业务开拓、转型升级、打造区域战略集团的过程中也一定能以奋斗的姿态继续迎接新的风浪。

在鼓浪屿的琴声、海浪声、白鹭舞动的歌声中,“中国冶金地质”新大楼在历时了三年的建设已于去年悄然矗立在了厦门海沧新工业区、新港区,相信六个朱红大字也将闪亮厦门。